此诗最后用“嗟尔既往宜为惩”一句结束希望刘禹锡对自己的误入歧
此诗最后用“嗟尔既往宜为惩”一句结束,希望刘禹锡对自己的误入歧途引为教训。这可不是一般的叮咛,而是具有多层含义的告诫。大约是说当年没有听从他的忠告,所以遭此羞辱而贬斥南荒吧。其后韩、刘各奔东西,似乎再无见面的机会。就在韩愈写作《永贞行》后不久,刘禹锡改谪朗州司马。元和十年二月,刘禹锡自朗州召回长安,三月再贬连州刺史。其时韩愈在长安,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这时本有机会聚首,但两人集子中没有留下什么往还的
此诗最后用“嗟尔既往宜为惩”一句结束,希望刘禹锡对自己的误入歧途引为教训。这可不是一般的叮咛,而是具有多层含义的告诫。大约是说当年没有听从他的忠告,所以遭此羞辱而贬斥南荒吧。
其后韩、刘各奔东西,似乎再无见面的机会。就在韩愈写作《永贞行》后不久,刘禹锡改谪朗州司马。元和十年二月,刘禹锡自朗州召回长安,三月再贬连州刺史。其时韩愈在长安,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这时本有机会聚首,但两人集子中没有留下什么往还的文字。
元和十二年十二月,韩愈随裴度出征淮西有功,授刑部侍郎。次年正月大赦。刘禹锡有《与刑部韩侍郎书》,内云:
……前日赦书下郡国,有弃过之目。以大国财富而失职者多,千钧之机,固省度而释,岂鼷鼠所宜承当?然譬诸蛰虫坯户而俯者,与夫槁死无以异矣。春雷一振,必歆然翘首,与生为徒,况有吹律者召东风以熏之,其化也益速。雷且奋矣,其知风之自乎!既得位,当行之无忽。
刑部侍郎掌律令刑法,有按覆谳禁之职。刘禹锡趁大赦之机,希望韩愈援手,但韩愈看来没有什么表示。
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有《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一诗奉寄,末云: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也有希望对方援手之意。其时韩愈在京师任兵部侍郎,未曾有诗酬和,也没有什么措施予以援助。
看来两人江陵一别,疙瘩没有解开。政治斗争中形成的隔阂,一直到死都未能消除。这是很可惋惜的。
延伸阅读:
- 摄影师教你成功泡妞 摄影师泡妞技巧分享[图]
- 宋仁宗皇帝继位二十三年时颁下诏书命令每州每县都要设立学校当时[图]
- 滕国国君来访. .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 以成宋乱 [图]
- 本则告诫我们要懂得节制不论是美食还是快乐高兴的情绪过了头就会[图]
- 《茶经》“凌露采焉”即带露采茶的要求出于对鲜叶品质的讲求即保[图]
- 予尝谓二氏不可废[图]
- 泉是什么?是直上而出的泉水直上而出的泉水是什么?是喷涌而出的[图]
- 男方按所选择的吉祥之日到女方“看厝相亲”女方家要给每一位客人[图]
- 之所以说使天下太平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其原因是在上位的人能[图]
- 崇侯虎崇国(今陕西户县)之侯名虎,“周伯昌”句向宗鲁《淮南校[图]